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城关镇石塔东路29号。
很少有人在意这个地址。
这是柏林禅寺的确切地址。
地址是使人停下来的地方,这一点可以从“址”里面藏有一个“止”字得到确认。的确,柏林禅寺是个让人停下来的地方。人们的生活太匆忙了,匆忙地上班,匆忙地谈判,匆忙地吃饭,匆忙地开会,匆忙地回家,匆忙地打开电视,匆忙地赶火车、赶飞机、……,一切都在匆忙中。
如果有缘,经过赵县石塔东路29号时,世俗生活与宗教生活的巨大反差,再匆忙的人也会暂一驻足。然后,匆忙地离开它,赶往某个他要到达的地址。
这条路上有一座石塔,故名石塔路。
石塔,本名是陀罗尼经幢,因远看像一座石塔,被误读了千年。
赵州陀罗尼经幢通体由石料建成,分为幢顶、幢身和基座三部分,主体幢身上,刻有、献花、布施净财等,同样可以积累福德。
如今,来柏林禅寺进香的信众、香客日益增多。不了解后,入座。
起得早,此时有些饿了。在条凳上坐稳之后,以为可以吃饭了。刚要伸手拿筷子,一看左右,人们都安安静静地坐着,又把手缩了回来。
此时,有僧人击打法器,领众诵经。
所有进餐的人都合掌胸前。身边的人会念,正跟着念;我不会念,跟着大家一起合起掌来,静静地听。隐约听出,僧人们念诵的是“供养诸佛和诸尊菩萨”。面对充饥养身的食物时,僧人再度提醒自己,不忘上求佛道、下化众生。
后来,大家齐诵“阿弥陀佛”后,开始进餐。此时,要先将菜碗移近自己,拿起筷子,再端起粥碗。进餐时,要挺直腰板,不能趴在餐桌上。
进餐期间,端着菜盆、饭盆,或提着粥桶的僧人沿着桌子间的夹道巡视着。这些在他人进餐期间服务的人,禅门称为“行堂”。如果你想加菜,不用说话,也无须举手,只是把菜碗推到桌边,行堂的僧人看到后,就走过来,给你盛菜。如果欲添粥,可将粥碗推至桌边。
在寺院里吃饭,不能剩。添饭添菜时,如果吃不了一整碗,要根据自己的需求,用筷子在碗中比划一下自己要多少,这样便于行堂的人按你的需要来盛。
在社会上,坐在饭桌前时,我们已经习惯了推杯换盏,吆三喝四,言谈嬉笑。在寺院里,进餐时,要学会保持安静,静默地进食。
饭毕,看左右的人将两个碗摞好,推至桌边,筷子顺在碗的右边。也学着做。
以为吃饱了可以走了,再看左右,人们都坐着不动,我也静静地坐着。
此时,我得以观察整个斋堂。斋堂像个大教室,中间高的那一块,像个讲坛。寺里的方丈明海法师巍然端坐,两侧的僧人和在家信众都面向中间对坐。
明海法师在不急不缓、行云流水般吃饭、吃菜、喝汤。后来,他环顾左右,可能是看到大家几乎都吃完了,他才放下手里的碗筷。
领诵经文的法师,看到明海法师进餐毕,又开始领众诵经。
饭后诵经时,那些没有吃完的人,也停下了碗筷,和大众一起合掌诵经。
诵经结束后,众人起立,双手合掌,依僧人先、在家信众后的次序离开斋堂。
寺院里的饭,吃得人意趣盎然。
翻阅佛经,才发现,吃饭这件事,例来是,拜佛,起立,诵经。
悲悯、忏悔、回归,像暖流注满我的身心,我不再感到劳累,下跪的时候,膝头也不再疼。后来,我真诚地唱出“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边誓愿断,法门无尽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我愿意付出自已。我五体投地,任泪水欢快地流淌,心地洁净无比。
鼓声、钟声、磬声、木鱼声、佛号声迂缓地、漫长地、和谐地在大殿里回荡着,悠悠扬扬飘入云霄。
6点钟,早课结束。
偷眼门外,黑夜隐退,天麻麻亮。尾随僧众的长队,到斋堂用早餐。数百人的队伍,静穆,整饬,只有行进的脚步声。
此刻,大地不知不觉苏醒了,旭阳中的黄瓦飞檐,已然层次渐显;啾鸣的鸟儿,正振翅盘旋。法雨甘霖滋润着的千年古柏,愈发虬劲;中兴之后的寺院,红墙黄瓦,殿堂楼阁,庄严古朴而又清新典雅;新修的塔院,肃穆整洁,赵州塔巍然屹立。
触摸大地
佛教讲不著相,为什么还要人向石雕、泥塑、木刻的佛像五体投地呢?
心头的这个问题,刚开始一直没有找到答案。尽管一开始参加早晚课诵时,我也随众拜佛,但对于这样做,很不以为然。
殿堂里香烟袅袅,罄声阵阵,气氛肃穆,望着慈祥的佛,我的腿一软,不由自主地跪下去,匍伏在佛的脚下。我的脑里一片寂静,声音没有了,景象没有了,眼前只有一片绚丽的祥光。
我和一位法师交流这个看法。他说:你看到他人的著相,却放不下自己心里的这个念头,这也是著相。
他讲了一个故事。
当年,在菩提树下,禅坐的悉达多太子即将成佛时,魔王为了阻碍他,想尽办法扰乱他进入甚深禅定,但是魔王所做一切,都没有能动摇悉达多的决心。
最后,魔王绝望了,他走到悉达多太子的面前,希望太子能够举出自己成等正觉的证据。太子温和地举起膝盖上的右手,指向前方,按触大地。
为什么悉达多要按触大地呢? 因为,在无始的生死轮回中,他已经是无数劫以来的修行人,而目的就是追求更高的无比的觉悟。他的从前虽已过去,但是一切的修行都在大地上留下证据,大地就是他的证据。
魔王看到悉达多手按大地,知道自己彻底失败了。
我们拜佛,既是礼敬佛陀这位觉者,也是礼敬大地,静静地触摸大地,让大地为我们作证,我们走在解脱的道路上。
“触摸大地”,第一次听到这个词,心中生起无比的感动,为这个词感动。于是,我将这份感动化成一种力量,一种实践。站在蒲团前,我静静地合掌,然后缓缓地将右手下移,然后,再将左手放至右手的前方,整个身躯随着双手缓缓地伏下去,头接触到蒲团时,好像全身触摸着了大地,一行热泪突然涌出来……
在静静的触摸中,高贵与卑贱,富足与贫穷,傲慢与怯弱,都失去对恃,都是平等的;在大地的上面,国王与乞丐,智者与白痴,英雄好汉与无名小卒,都是平等的;在佛陀慈悲的微笑中,快乐与悲伤,幸福与苦难,都是平等的。
大地是悉达多太子成佛的证据,也是我们成佛的证据!
触摸大地时,静静的感受中,感到伟大的佛陀与我们同在,过去无数的禅修者与我们同在,从此,在解脱的道路上,我们将不再孤独,而是获得无比的信心与力量。
从此,每进寺院,感受清净与安详、庄严与宁静之时,会自然而然的进入大殿,礼佛三拜,表达对诸佛菩萨的礼敬、感恩,而从柔软、徐缓而安详的弯腰礼佛动作里,感受到礼佛者的安定与谦卑。
拜佛的动作,是心诚意敬的将双手合掌,低头弯腰,五体投地-两肘两膝以及额头着地,完成头面接触佛足的崇高敬礼,故又称为顶礼。弯腰低头表示谦虚,承认自己的福德智慧不足,而当五体投地,接触到大地时,则令人感动于大地孕育众生,负载众生,涵容一切的精神,所以,能怀着感恩心,以饮水思源的心,感谢大地,感谢一切众生。
不解佛教的人,认为拜佛就是迷信、崇拜偶像。事实上,佛教是透过拜佛的动作,礼敬佛菩萨,表达对佛、法、僧三宝的尊敬与感恩;同时,拜佛也可同时忏悔自己所造的恶业。因此,拜佛是每一位佛教徒首先要学习的宗教仪式。
拜佛的动作,让人联想到,当人的内心充满了礼敬、感恩与忏悔时,也有如稻穗一样的,因成熟而下垂。
拜佛时,应当要慢慢拜下,慢慢起立,一个动作、一个动作,非常清楚自然,动作缓慢一些、轻松一些、柔软一些,轻松缓慢地体验拜的每一个动作,以及动作的感觉,不要把拜佛的动作弄得急促、紧张。否则拜得太快,会慌、忙、急、乱,反而失去了宁静、安定。
bookbao.com 书包网最好的txt下载网出坡
出坡(劳动),是住在寺院里的僧众日常的作务。
赵州禅师有一个扫地的公案。
有一天,赵州在佛堂扫地,有僧走过来,问“禅师,你是得道高僧,怎么还扫地?”
赵州:“尘埃是从外面飞来的。”
那僧:“这里是清净圣地,怎么会有尘埃?”
赵州:“瞧,又飞进来了一个。”
1995年,在柏林禅寺期间,每天早餐以后,我有幸负责打扫赵州禅师塔前的塔院。
有一天,净慧法师走过塔院,见我正在打扫,他勉励道:“你和赵州结的这个缘很殊胜。认真地扫地,可以保证我们的心不受染著。扫地是精进的法门,需要拿出勇气来。”
我答道:“我有勇气。”
净慧法师笑了,他说:“做任何的事,都要有把一件事做彻底的勇气。扫地的勇气,就是要把地面扫得彻底干净。”
做任何的事,都要有把一件事做彻底的勇气。这句话,在我离开柏林禅寺之后,一直对我很受用,一直让我心存感恩。
欣逢机缘,写作这些文字,恰是报恩时。
有一天,要集体清洗大殿的地面。大家完成了各自的包干卫生区域的清扫工作后,陆陆续续向大殿走去。此时,净慧法师已是挽着袖子,趿着拖鞋,手握橡皮水管,正在大殿里冲洗地面。
我拎起门边的拖把就要往里迈,净慧法师一把拉住我,说:“里面都是水,先脱下鞋袜。”我在殿外,脱下鞋子,轻装进殿,净慧法师见了笑了,赞许地说:“对!这是这个样子。干什么就要像什么。”
净慧法师的一言一行,平等如常。如前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老居士题写的楹联:“本分事接人,洗钵吃菜,指看庭前柏树子;平常心是道,搬砖盖瓦,瞻依殿里法王尊”。
干什么就要像什么。净慧法师的这句话,对于我的人生,如灯如烛。
观音殿落成后,头一回冲洗时,水磨石地面上的积垢难以擦洗下来。净慧法师拿着铲刀,蹲在地上,一点一点刮地上的污迹。清理一会儿,他又站起来,用拖把擦掉刮下的泥垢。
望着法师时而蹲下时而站起的身影,我忽然想起近代的禅宗大德虚云老和尚,在长达一个世纪的禅者生涯中,老和尚为建寺安僧、振兴禅宗行脚不止。虚云老和尚世寿120岁,赵州禅师住世也是一百二十年,人们常说虚老是赵州乘愿再来,那么身为虚云老和尚入室弟子的净慧法师,今日又到赵州住持这千年的道场,必与赵州古佛有很深的缘了?
一开始,我负责清洗拖把,后来,我对净慧法师说:“师父,您歇会儿,让我来吧。”
净慧法师看了我一眼,微笑着说:“学会了?”
“学会了。”
“好,你来。”
如是我闻
我们在每部经典的开头,都看到这样四个字:如是我闻。
“如是我闻”是怎么来的呢?“我”是谁呢?
在佛陀的十大弟子中,阿难尊者记忆力最强,被尊为“多闻第一”。
佛陀35岁成道时,阿难刚出世。20多岁时,阿难出家为僧后,被选为佛陀的侍者。在他侍奉佛陀的岁月里,他遵照佛陀的教导行动,跟随佛陀的身后,到各地弘化,以这样的因缘,如大海似的佛法,完全流入阿难的心中。阿难的记忆力很好,一经于耳,永不忘失。
佛陀在进入涅槃时,承侍在佛陀身旁的阿难,轻轻的问道:第一、佛陀涅槃后,以谁为师?第二、佛陀涅槃后,依什么安住?第三、佛陀涅槃后,恶人如何调伏?第四、佛陀涅槃后,经典的结集,如何才叫人起信?
佛陀说:“阿难!你和大家好好记住,你们应依戒为师。有一人依戒律修行,佛教就有一份光明。有十人就有十份光明。有百人、千人、万人、以至人人都依照戒律修行而不毁犯,这时佛教就有无量无边的光明,照破消灭世间所有诸黑暗。依四念处安住;即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遇到恶人时,不与他争辩,不要理他,以沉默对待之。结集经藏时,经的前面以‘如是我闻’为开始。你们依法而行,就是我的法身常在之处!”
后来,在结集佛陀的经典时,阿难以其对佛陀的说法能记忆不忘,为众人所推崇。最初的经典,如《长阿含》、《中阿含》、《杂阿含》、《增一阿含》,以及《譬喻经》、《法句经》等,都是在第一次结集圣典大会,由阿难尊者背诵出来的。
在结集经典时,阿难为尊重佛的吩咐,经首用“如是我闻”四字。
如是我闻。这是我(阿难)听佛所说的。
在佛典中,文殊菩萨曾这样赞叹阿难尊者:“相如秋满月,眼似净莲华,佛法如大海,流入阿难心。”
对于每一个读经人来说,这个我,也是我们自己。
1995年,在柏林禅寺期间,对于所见闻的,诸如净慧老和尚讲经说法,护法居士回山朝礼,一行禅师来访,佛教经典笔记等,在日记中,记录了一些。
净慧老和尚说:小事皆是大事。
我的理解是:一、佛法讲八万细行。细行,就是细微处的行持。细微处,在生活中,往往是要被忽略的。对于约束身、口、意的学佛者,这些细微处,往往就是我们的放逸处。如果心能够在细微处起观照,我们就会观照自己的身口意,从而庄严身心,庄严佛法。
二、佛法无分别、无取舍,要人时刻把握好自己的当下一刻、当下一念。对于当下一刻来说,应事接人,如果念上没有取舍分别,自然没有小与大。
净慧老和尚说:见人欢喜者,必是欢喜人;见人烦恼者,必是烦恼人。
我的理解:一、我们仔细地观瞻佛、菩萨像,就会发现,佛、菩萨像相好端严、安详从容,面带微笑。佛、菩萨没有一张冷冰冰的、拒人于千里之外的面孔。他们脸上布满微笑,我们只要看一眼,就会有一眼的欢喜。
眼里有了欢喜,心里就有欢喜。心里有了欢喜,言行就有欢喜。言行有了欢喜,周围就有欢喜。周围有了欢喜,我们的生活就有欢喜。生活里有了欢喜,烦恼自然而然就减少了。
二、佛、菩萨和我们一样,生活在多苦多恼的娑婆世界里。为什么他们脸上总带着微笑,而我们却总是愁眉苦脸呢?
也许,是因为,佛是觉者,是已经觉悟了的人;菩萨是觉有情,是有情世界的觉悟者。而我们,是生活在颠倒梦想世界里的迷而不觉的人。
觉悟的人有欢喜,迷途的人多苦恼。为什么不选择欢喜呢?
三、觉悟了这一点,在生活中,待人接物时,我们面带微笑,就是在随喜众生,就是在实践着“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中的“喜无量心”。如果每一个人都能在生活中欢喜无量,世界也会欢喜无量。
以事校心,离蝇蝇苟苟远些,乐称人善,不念人恶,必是见人欢喜者。
谁不愿做一个充满欢喜的人?
药石
药石,禅门的晚餐。
过堂,指寺院僧众吃早餐、午餐。
晚课之后,僧众可以到斋堂进晚餐。这顿饭,可吃可不吃,许多僧人是不吃的。
佛陀时代,约束僧人日中一食或者过午不食。由于风土民情不同,佛教进入中国之后,一开始僧众也过午不食。自唐代以后,农禅并重,僧人自耕自食,劳动量大,百丈怀海禅师与时俱进,率先改革,过午不食,渐渐放弃,寺院开始提供晚餐。为了不和戒律明文抵触,故称晚间所吃的粥饭为“药石”。
药石,原指疗病用的药饵及石针,引申为禅林中晚间所吃的粥饭。这顿饭,是为养体疗病,进修道业,因此称为药食。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书包网晚钟
2003年10月,我和诗人树才在柏林禅寺小住。
顺着长廊,慢慢地踱着,隐隐约约的灯光,照不透廊外的夜色,像走在梦中。远远望去,巍巍耸立的赵州塔,或高或矮的柏树,依稀可辩。周围隐隐的灯光,给夜色中的柏林禅寺增了许多的温情。钟楼上的风铃,偶尔从容地响起,风铃的响,让柏林禅寺的夜多了几许的幽静安详。
夜深处,我们踱到万佛楼前的广场上,谈诗与人——大地像一座磨盘,倾斜着,转动着;黑夜里的星斗与人心的秩序,一生居住小城的康德;赵州的雪梨,锋利的刀子,削破的手指;暗绿着的念珠,捻动的手指,颠簸的汽车,在夜风里裹紧的外套,小石桥下的上午,……
这时,钟鼓楼上的佛鼓声密集而来。
此时,击鼓的僧人紧握鼓槌,双手在鼓面上游走,或缓或急。那鼓声,密时如雨,让人无法插脚;缓时如涛,汹涌不绝;轻时如微风,拂面不寒;急切时如激浪,雪白数丈;……
忽然,鼓声停住了。
这时,“铛,——”钟楼之上,晚钟又起。
现实的钟声,一波一波传来,清凉如水,浸润着身体的每一个部位。
钟声悠扬。语言已经多余。
两个人静静地站着,听钟。
这是大地上的钟声。在钟声过后,一盏盏灯将渐次熄灭,整个寺院进入休憩。
钟声响过,月光独明。高迥的天空上,一轮明月,偶过白云。月影下的柏树,收藏了重重叠叠的时光。此时,风止云栖,庭院中的柏树,白天里的苍翠以及一丛丛新绿,都化作苍茫。明月终会隐去,众生终要醒来。
柏林寺里的柏树是不眠的。
第二天,我在寺院游走时,发现了一幅关于柏林听钟的对联。
云影空明应听霜钟醒世梦,
风声寂静且看柏子透禅机。
柏林禅寺的佛钟,常鸣诸行无常之音。钟声由起而灭,揭示了佛教宣讲的诸行无常,世间没有永恒的存在,一切都在发展中变化着。
佛寺的钟声,经常启发诗人创作。
杜甫在洛阳龙门石窟游历时,听到了奉先寺的钟声。在他的诗《游奉先寺》中写道:“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
张继考试未及第,在归途中,夜泊枫桥,夜不能寐,提笔写下“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寒山寺钟声,是我在文字上最早接触的寺院钟声。
夜不能寐也好,发人深省也好,自中兴以来,柏林禅寺的钟声循时敲响,从未止息。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在他人眼里(1)
1995年10月下旬,张中行先生在友人的陪同下,来到赵州。
张中行先生在他的《流年碎影》中有一篇《游踪记略》,叙及此事。
在赵州,他们先看了赵州桥。
州南五里洨河上的赵州桥(正名安济桥)。桥的构件已非隋朝之旧(栏杆、路石等其旁的展览室中还有一些),但地点、形式都是原来的,也就很值得看看了。
然后,到原州城内东部的柏林寺。据说这里就是唐代禅宗大师赵州和尚(法名从谂)驻锡的观音院,而殿宇却是全新的(后部尚未完工),想来也是大革命时毁的吧?寺里柏树不少,且大多很粗大,不知与赵州和尚的有名机锋“庭前柏树子”有没有关系。
在柏林禅寺时,张中行先生遇到了明海法师,并为寺院留下了墨宝。
导游的人是当地文物单位的,告诉我寺里有个出家人(法名明海)是北京大学出身,建议我同他谈。找来,剃发布袍,确是没有世俗的浮华气。他很年轻,至多近于而立吧,是毕业以后出的家。我问他出家的因缘,他说是在大学念哲学系,接触佛教经典,信,所以出了家。这就与六祖慧能闻人诵《金刚经》,心悦诚服,决心脱尘网,是一路。面对这样一位,我想得很多。他明的理(主要是情欲乃苦之源)也从我心理走过,并且,灭苦的愿望也决不比其他人微弱。如何灭呢?禅宗的“顿悟”是理想,至于实际,就不得不秣马厉兵,面对情欲,作长期抗战的准备。有的人,如明海,是决心应战了。一定能够告捷吗?只能说,希望他能够这样。说到我自己,也读过《金刚经》、《大智度论》之类,不幸是读,还没记牢,就转而翻兵书,念“知彼知己”,翻儒书,念“畏天命”,也就没有胆量应战了。
2003年9月,参加柏林禅寺万佛楼开光###时,我邂逅了戒圆喇嘛。
那时,他离开五明佛学院,四处参访,行脚云水。
戒圆喇嘛个儿高高,脸庞修长,双目炯炯有神,脸上一股英俊之气。在出家前,他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学专业。毕业后,他进入北大人口研究所,主要从事电脑编程。1991年,他为中国极地情报中心图书馆研制开发的自动化集成系统,荣获北京大学科研成果奖。1995年,他放弃了美国某大学社会学系寄给他攻读博士的录取通知书,及每年一万四千美元的高额奖学金,出家为僧。
戒圆喇嘛与佛法结缘,缘起于明海法师。他在一篇题为《壮哉,佛子心!》的文章里,他写出了他眼里的明海法师求法之心是如何的坚定。
与我同校之好友,北京大学哲学系的高材生明海法师,在校曾风云一时,毕业后不久,便依上净下慧大和尚,于河北赵县柏林禅寺出家。当时不敢告诉家人,后家里人不知从何渠道得知,千里迢迢赶至柏林禅寺,母亲哭得死去活来,非要儿子回家还俗不可。而明海师信仰弥坚,愿以刀断掌以表其心,母亲遂止。而后又故情复萌,明海师无法,写一绝别信置于案上,准备与师傅告别,复被老母看见。情激易事变,老母无法,只得罢其心,由一居士护送返回故里(其后不久,由于观音菩萨的灵感感应,全家人皆信佛,而母亲犹坚,与先前判如两人,这是后话)。事后我问明海师当时心情,他说,要出家母亲又是这样,满母亲愿,回家还俗又实在没有意思,很绝望,想与师傅一别,下世再做师傅的弟子。
……
《佛教文化》杂志1996年第6期刊登了张振海的《你的心灯点亮了吗》一文,里面也提到了明海法师。
在浊世呆得太久,特别想到佛门净化一下灵魂,而促使我来到赵州祖庭,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这里有一位明海法师,他是我的校友,毕业于北大哲学系。明海师在京城本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一个偶然的机会,在广济寺看到一本《金刚经》,读后深有感悟,与其蕴积已久的宗教情感正相适合,遂毅然发心出家。
走出这一步,需要极大的勇气。
寺院生活十分清苦,但在明海看来,这种生活十分充实,身心都经受了极好的磨练。从他庄严虔敬的眼神中,我能读懂一位出家人的伟大心灵。身居寺院的明海法师十分关注世人在价值混乱、社会转型时期的彷徨与迷惑。从某种意义上说,皈依佛教,修行佛法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不舍众生;拯救众生业已麻木的灵魂,为众生指明一条通向个体完善的光明之路。
明海师说,在皈依仪式上,看到你们虔诚整齐地跪拜,我感动得要流泪了,从你们身上能看到佛教发展的希望。
青年编剧程然来柏林禅寺参访后,写下了《须弥山下行脚迟》,她则对明海法师的开示深有感触。
明海法师的开示,我非常受用。将原话录在此处,与大家分享领会——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前者虽然读了很多书,但只是机械堆积,没有消化;后者思维很活跃,发明创造很多所谓新理论,但却不能好好看看佛经,要知道你发明的,佛经上已经早就讲过了,而且系统深远,你的这种思是自己的野路子,就象禅宗里的野狐禅,没有跟人类文明、前人的智慧接上气,只是自己另辟蹊径,这样下去进展有限,别人也理解不了,到一定的深度就会停下来。”
明海法师在讲述当中,送给在座学子一把至尊宝剑,那就是修慧的箴言。他告诉大家一定要生起无谬的正见,这是斩断一切执著和无明的宝剑。他寄言我们,去接触,去实践,去尝试,做,甚至失败。在这个过程中认识,消化,最终达到理解。
在他人眼里(2)
在那一刻,我想起明海法师讲的,本师释迦牟尼佛曾经说过,三千大千世界,乃至无有如芥子许,非是我舍生命处。这个话,说的是在我们这些众生存在的万千时空之中,在在处处,都有佛留下的足迹和结缘之法。他们有时候示现佛菩萨相,有时候示现凡人相,他们也许是捐资修建希望小学的那个人,也许是在水库边上搞建设的那个人,佛会说,你看,我曾经在这里挑土,磨过老茧,受过伤……佛不舍众生,以各种方式与我们结缘,这些,我们知道吗?
明海法师说,佛就是在无数生当中这样做了,也是这样成就了自己。
我看着明海法师殷殷切切地说着难得之缘,心中奔涌着感恩暖流。我们一次次地踏上求法之路,一次次地被感动,却也一次次地忘失和掉举。但佛菩萨却这般地富有耐心和爱心,与我们贪瞋痴慢疑的心灵一再相会。而这些,我们又知道吗?
书包网 电子书 分享网站在我眼里(1)
在柏林禅寺时,我近距离地观察过明海法师。
他的眼睛细长,和他注视时,心情很平和,待人接物,他总能让人感觉如坐春风。我感觉他好像日本的动画片中的那个“聪明的一休”。
1995年,明海法师因病在石家庄市住院。我随几位法师去探望他,他正坐在病榻上看书。一见我们去,他欲起身下床。带队的法师快步上前,摁住明海法师的肩膀,说:“你不要动。”
聊了一阵,其他的法师去市里办事。我留下来,陪着明海法师。
我问,“你们当了和尚,怎么还会生病呢?”
在我的印象中,出家的僧人飘逸如云,种种的病苦,应该远离了他们才是。
明海法师一听,扑哧一声笑了,他说:“生老病死,人生多苦。和尚也是人,当然也会生病啊。”
“和尚生病,会不会让人觉得学佛学禅不管用?”
“佛陀讲‘诸行无常’,一切都在变化。和尚生病,证明佛法平等,无论是谁,都处在无常之中。”
明海法师出家前,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
他说:“接触佛教是一个偶然的机缘。”
有一次,他看了《弘一大师传》,内心出现了一些转变。
他说:“当时,一下子明白了,人生应该着意的地方在哪里,应该用力的地方在哪里。内心中出现了某些转变。那时候,没想到我会出家。但是,我一下子知道了,人生应该用力在人格上、在心地上、在自己所能够掌握的事情上。外在的环境人有时无法把握,但是人可以通过自己的行为,来塑造自己的人格、内心、德行。我看了《弘一大师传》之后,就得到这样一个启发。”
他有一个非常要好的朋友,名叫刘毅。刘毅比他高五届,当时,在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工作。刘毅经常到广济寺去,认识净慧法师,并且经常向他介绍广济寺非常清净。
“我对刘毅说,你带我去广济寺看看吧。”
“刘毅说,好啊。我们第一次去广济寺时,是1990年冬天。当时,师父(净慧法师)感冒了,我没见到他。后来又去了几次,终于见到了我们的师父。”
1991年的冬天,净慧法师跟他介绍,赵州有一个寺院,要打禅七。他一听说禅七,就很上劲。那时,他在学生宿舍里,一打坐就可以坐一个多小时。那时,他已经能够感受到坐禅的快乐。坐禅带来的清凉,使他对世间的五欲,不再留恋。他感觉到,在身心里面,有更加强大、更加真实、不依赖于外在条件的快乐。
听说有禅七,他想,正好利用禅七来校勘自己的禅定功夫。
他对净慧法师说:“师父,我去。”
那年寒假,他没有回老家和父母过年,而是跟随净慧法师来到了赵州柏林禅寺。
那时,柏林禅寺前面只有一个赵州塔,后面有一些五六十年代修的很陈旧的砖瓦房,再后面是个很大的垃圾坑。师父就用这些砖瓦房,作佛堂、作餐厅、作宿舍。参加禅七的人,就住在那些砖瓦房里面。
那时,这里非常荒凉,冬天一刮风,满院子都是风沙。从喧闹的北京来,北京有各种信息、各种噪音、各种景象,分散着他的注意力。在北京,他感觉不到有什么吸引他的东西。在赵州,虽然物质条件很差,但是这里的僧人,那种精神面貌、精神状态,却非常让他震撼。这一切,给他留下深深的印象。
忽然,他想在这里出家为僧。
跟父母商量出家的事,父母坚决不同意。他只好做罢。
1992年,柏林禅寺的普光明殿落成时,他来参加落成###。
净慧法师拉着他的手,在寺院里经行时,对他说:“你看,大殿修好了,可是,现在僧人少,无法弘法啊。”
触景生情,他觉得不能再等了,决定先出家再说。
我问他:“当时决定出家,不怕父母反对吗?”
“释迦牟尼佛出家是没有跟父母商量的,虚云老和尚出家,也没有跟父母商量啊。”
他出家后,父母从远方找到赵州来,一见他身着僧衣光着头,一下子哭了起来。他劝父母,“不要哭,你们看,我在这里,一切都挺好的。”
父母问,你为什么选择这条路啊?是不是在北京受了委屈?
“大学毕业后,我分配在北京工作,在单位,工作成绩也是优秀的,有什么委屈受?”
“不管我怎样解释,父母坚决不听,他们要我跟他们走,还俗去。”
“我是不会还俗的。母亲拉住我的手往外走。我说,如果你要我这只手,我就把它砍下来,给你。母亲一听松手了,坐在地上哭了起来。”
母亲在寺院里哭闹,父亲陪着她一旁抹眼泪。
明海法师怕因此搅扰了寺院里其他僧人的修行,于是给净慧法师写了一封辞别信,欲从此过云水生涯,另觅适合自己的因缘的处所。
不料此信为其母亲看到。她见明海法师出家之心坚若磐石,也只好随顺他了。
明海法师说:“我知道,他们反对我出家,不是反对佛教,是出于对我的慈爱。如果父母知道我的选择真正对我有好处,他们一定会支持我坚定不移地去做,因为我的父母是真正爱我的。”
后来,明海法师的父母、弟、妹一家人,在他的感化下,都成为佛教徒。尤其他的母亲,原来识字不多,发心向佛后,刻苦参学,如今已经能够读诵《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等经咒,并积极地参加###。
书包 网 bookbao.com 想看书来书包网在我眼里(2)
那一天,我向明海法师请教了读佛经遇到的一些问题,他一一为我解答。
我问他,你为什么要学佛?
他说,我学佛是有妄想的,那就是成佛。
他问我,你呢?
我的愿望是能够把文章写好,成为一位优秀的作家。读《金刚经》时,为其博大精深的义理所折服,从而对佛法产生了兴趣。
明海法师说,你这个缘挺好的。你可以把佛经看作世界上最美的文学作品之一,学习佛经,可以提高你写作时运用语言的能力。
他背诵了一段《心经》: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你看,‘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八个字,多么简洁,又是多么丰富。古人在翻译佛经时,讲求的是信、达、雅。在如今的时代,要写出伟大的作品,也离不开信、达、雅。”
信、达、雅的说法,来自清代的严复。在我记忆中,严复提出的翻译的三个标准是“信、雅、达”。
明海法师说:“是你记错了,是‘信、达、雅’”。
下午,去市里办事的法师们又来到医院,他们开车来接我,回柏林禅寺。
在路上,我向带队的法师请教一件事:明海法师说“我学佛是有妄想的,那就是成佛”,既然佛陀教人放下执著,明海法师所说的“妄想”,是不是执著?
带队的法师笑了,他说:“那哪里是‘妄想’,那是愿力。因为明海法师成佛是为渡众生。而世间所有的妄想,都是为个人。明海法师这样做也不是执著,世间的执著也都是为个人的,明海法师是为众生的,他这样做,是精进。”
回到柏林禅寺,我找书查证,是我错了。
在翻译作品时,要求的“信”是诚信,是真实,是忠实于原著;“达”是通达,是会意,是传神;“雅”是典雅,是文字干净,是有文采。反之,不信,则失去真诚;不达,则难为人了解;不雅,则流于低陋俗气了。
真实,通达,典雅,这个次序是不能颠倒的。
翻译作品如此,写作如此,为人也是一样。
做人首先要真诚,然后是通达(这要依靠智慧,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好的,所以,首先依旧是要求诚信),然后才能典雅。
人在世上,应该用心观照自己,提醒自己,为人处事时行于所当行,止于所当止。在生活中,努力向着“信、达、雅”的方向做,向着“身、口、意统一”的方向做,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了。
这样做,就是习禅的一个入处。
明海法师出院了。
在他寮房的写字桌上,摆着一个水晶球。
我好奇地问:“这个水晶球是做什么用的?”
“这是我去泰国时,泰国的僧人送给我做观想用的。”
水晶球通体透澈,简单中蕴藏着丰富。如果我能拥有一个该有多好。
心念甫动,明海法师拿起了水晶球。
他指出水晶球上的一处瑕疵给我看,“我不小心摔了它一下,摔破了相。如果它是完整的,我可以送给你。”
我一时怔住了。
他怎么如此清楚我的心理活动?
如果把人心比作湖,当月亮出来时,禅者的心就有一轮完整的月亮。因为他的心湖平静无波。在我的心里,却只有一片摇碎的月光。因为我的心湖波浪起伏。
水清月自现。禅者的心就是这样。
2004年10月,中国佛教协会在北京举办中日韩三国佛教会议。其间,我和一位朋友去拜访明海法师,交谈中,有两位僧人敲门而入。他们一人手中捧着一个册页,一人手里拿着笔墨。他们是来请明海法师题字的。
这两位僧人一见我与朋友是俗家打扮,向我们介绍起明海法师来,“明海法师是我们佛教界学历最高的僧人之一,他毕业于北京大学。”
明海法师微微一笑,他接过来说:“那些都是不真实的。和佛法相比,那些连幼稚园都比不上。”
明海法师轻描淡写的这句话,让我与朋友都怔住了。
一瞬间,我们知道了什么是有容乃大,什么是虚怀若谷。
随师学禅(1)
明海法师和净慧老和尚之间,有着言语无法表达尽的奇妙的缘。从明海法师随手记下的《随师学禅
》,可见一斑。
<b> 一</b>
到现在,我还清楚地记得第一次见师父的情景:一位老和尚从书桌上抬起头,从容地转过身,慈悲安详,和蔼可亲。因为是冬天,他还戴着一顶毛线织的帽子。我好奇地想:怎么和尚还戴着帽子呢?我这样才一动念,师父就随手把帽子摘下来。我想:这老和尚一定有神通呢!
后来师父淡然地告诉我:他没有神通。对他这话我总不信,便用心观察,神通虽然没有找到,却发现了许多意味深长的妙处。
<b> 二</b>
师父在北京的住处是一套三间相通的房子,中间一间是佛堂兼客厅,边上一间是他的卧室兼书房,他日常每在这里工作,如果有人拜访,一转身又可以接待客人。
师父的工作都要伏案去做:写文章、改文章、校对稿样、给信徒回信,他做起来都是一丝不苟,字迹从不潦草,标点符号清清楚楚。有一次我帮忙誊一份东西,他看了指出许多毛病:破折号应在两格中间三分之二的地方,句号、逗号在方格左下角……,我听了惭愧万分:平时还一直以为自己在这方面过了关呢!
我曾经想:做许多工作都和修行用功不妨碍,做师父这份案头工作却不好用功。你想:一边写文章,一边念佛或者观心,那是不行的,文章一定写不出来。有一次我拿这样的问题问师父,他说:“看书就看书,写文章就写文章,一心一意,不起杂念,这就是修行。”
这话很平淡,我却做不到,难就难在“一心一意”上。我的习惯,每每写文章时惦记着打坐,打坐时又老想着文章该怎么写。总之是心里总有一些和身口不相应的细微妄想流动,走路时不安心走路,吃饭时不安心吃饭,所谓“心不在焉”——心不在这里,在哪里呢?自己都觉察不出。
师父却总是那样专注。写文章是这样,吃饭是这样,扫地是
这样。他在北京的生活是十分平常的:早起坐禅、扫地、打开水、到斋堂打饭、坐办公室、改稿、校稿。理论起来可以说是弘法度众生,师父做起来却是如此平实、安详,本地风光、自自然然。他扫地时是那样从容不迫,心无旁鹜,仿佛世界上其他一切都不存在了。他要我们学会扫地,认认真真,一丝不苟,月复一月,年复一年,无有间断,能做到这一点,就能成就大的道业,就能振作佛法的教运……。
当然,师父要是有条件一直专注于案头工作也好,事实是他的工作经常被拜访的信徒打断。有的是修行遇到问题要请教,也有的刚接触佛教,还有的是工作、生活不顺心,请师父解忧。来的人有学生、工人,有家庭妇女,有时一家夫妇带着孩子一起来。
这时候,师父就得放下手头的工作,接待这些来访者。和他们讲佛法、聊家常、解答疑难,话语从容平实,却让人感觉如沐春风。人们围着他,象冬天里围着一盆火,舍不得离开。等来访者一走,师父又回到书桌旁,拿起了笔。
这样的情形见多了,我终于感觉到:师父如是的行持中大有“文章”在。首先我自己做不到。换了我,写文章到精彩处,有人打断,心里会生烦恼;而谈话结束后,心又不容易收回,一定还挂记着刚才的谈话。师父却两无妨碍,他放下案头的书、笔,接待来客,给人的印象他刚才什么都没干,专门等你来拜访呢,所以才那样精神饱满,光彩照人;等人一走,他又继续他的工作,仿佛一直如此,没有中断。
——此中有“真意”,我揣摩了很长时间,后来师父说:要活在当下,我才有点恍然了。活在当下,也就是斩断过去、现在、未来三际而安住于现前清净明觉的一念。这种安住等于无住。因为就此当下一念通于过去、现在和未来而成为永恒。《华严经》上说:“三世所有一切劫,于一念际我皆入。”这个入于三世的一念既在三世中又在三世外,它是既存在又超越的。卖点心的婆子喝问德山要点哪个心时,德山就被束缚在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的囚笼里而打失了当下一念。
活在当下,也就是安心于当下。能安心于当下也就能安心于时时处处。古代的禅德饥来吃饭困来眠,无处青山不道场,就是这个道理。
师父因为总能活在当下,所以他总显那样自在洒脱,处理问题应付裕如,不费一些思索,纯为现量境界。不管是作文还是讲开示他都是信手拈来,不多不少,恰到好处。我想这大概就是《六祖坛经》上所说的“定慧等持”吧。
<b> 三</b>
我有不爱整洁的习惯,这个习惯是过去长期的学生生活养成的,师父几次批评我,我却进步不大。真是“江山易改,习气难除”。
师父则不然,他周围的环境总是整整齐齐,干干净净,而且他走到哪里就把清洁和秩序带到哪里。他常给我念叨:“虚云老和尚了不起,虽然行头陀行、穿百纳,但他的衣服却总是干干净净的,他的案头、禅榻总是整齐洁净的。”
起初,对他的话我一直漠然淡然,后来才慢慢领会:这也是修行。
柏林禅寺是一座千年古刹,历史的风暴却使它成为一片废墟。我们最初来到这里时,只有几棵古柏、一座佛塔还使人能依稀辩出这是一座古寺。一切又得重新开始。
随师学禅(2)
师父成了设计师。这儿修什么,那儿建什么,全部都由他亲自擘划,所有工程的图纸他都要亲自过目,并提出意见。有时他带着我们在寺里四处巡视,向我们描述他的复兴蓝图,成竹在胸,运筹帷幄。每次回寺,即使是深夜,他也要去查看建筑工程的进展,有时冷不丁他就会挑出毛病,使承包工程的工头提心吊胆。
最奇的要算赵州禅师塔院的修建。师父在塔前的一片乱草地上划出一个范围修筑院墙。工人在下墙基时触到古墙的遗迹,当地的老人说:过去塔院的围墙就在这里。竟是无心合古!
经过这两年的努力,到现在一座初具规模的梵刹从地涌出。就像整理一间凌乱的屋子一样,师父把这一废墟整理得清净庄严。
现在我相信这两件事是不二的。你只有能净化一间屋子,才能净化一座寺院,乃至一个社会,一个娑婆世界,而这种净化源出于我们身心的净化。
所以师父告诫我们:“依报和正报是不二的。”我感受到他对环境的调整与改变像是出自一种本能,完全是自自然然的,好象无形中有一种光芒从他清净的身心辐射出来,驱除了杂乱,带来了和谐。他的这种影响力不仅限于环境,对人也是一样。和他在一起,你会感觉宁静、详和,心里很清净,没有杂念。
师父说:“我们每个人都要成就自己的净土。”是啊,求生西方净土的人也要先完成自我的净化,不能把娑婆世界的坏习性带到净土去。
<b> 四</b>
师父谈起兴复柏林寺的因缘,既属偶然,又象是必然。1987年10月,师父受中国佛协委派,陪同“日中友好临黄协会”访华团参拜赵州塔,目睹古寺颓敝,一片蔓草荒烟,他潸然泪下。后来他告诉我们“年青时亲近虚云老和尚,随侍身边,老人经常讲赵州和尚的公案,脑子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象;来到这里,看到一代大禅师的道场如此破败不堪,触动了感情。”
1990年农历十月初一日,普光明殿大佛在露天安座,风雨交加中万众腾欢。师父见此情景,老泪滂沱。
1991年冬,修复中的柏林寺举办了第一次佛七###。居士们离寺时都恋恋不舍,有的泪流满面。他们说:这里温暖得象自己的家。师父的眼里闪着泪光。
1993年,在柏林寺南边一个清静幽雅的小院子里,师父为我们一位短期闭关的师兄启关。当他说完四句偈语后,热泪夺眶而出。
师父说:“我每次看到你们这些弟子,都想流泪。”
师父的眼泪真多!
提婆菩萨有《大丈夫论》中说:菩萨在三种时候堕泪:“一者见修功德人,以爱敬故,为之堕泪;二者见苦恼众生无功德者,以悲悯故,为之堕泪;三者修大施时,悲喜踊跃,亦复堕泪。计菩萨堕泪以来,多四大海水。”菩萨的泪从哪里来呢?从悲心来。“菩萨悲心犹如雪聚,雪聚见日则皆融消,菩萨悲心见苦众生,悲心雪聚故眼中流泪。”
师父的眼泪和悲心想必已经积聚很久很久了吧。在佛教饱受摧残的年月,他们是欲哭而无泪。僧人们被强迫返俗,被批斗、被劳改。有的人因承受不了这种打击而自寻短见,有的人则放弃了自己的信仰,剩下来的人便要忍受种种迫害和繁重的劳动。
有一次师父给我讲起劳动改造的情形。数九寒冬,凌晨两点起床,步行二十几里到工地挑土,到天黑收工。他有一阵子患浮肿,浑身无力,还得坚持干。中午休息的时候,他就找一个背风的地方,大草帽盖住脸,盘腿打坐。“你那时想到过前途吗?”出于文学的想象我这样问他。“没有什么具体想法,但相信那样的现实只是暂时的。”
师父这一代僧人真是命运多舛。他们年富力强的岁月几乎都消耗在那场劫难中,而当转机出现,复兴奄奄一息的佛教的重任又落到他们肩上。经过一场史无前例的浩劫,中国佛教百废待举,太需要人才了!师父必须以一当十地工作。
他要主编两种刊物,主管河北省佛协,还要参与中国佛协的许多工作。至于柏林寺的兴复,他更是多方筹划,惨淡经营。从化缘募捐,到规划设计,图纸的审查,工价的商定,还有与各种社会关系的周旋,寺内僧团的建设,###的主持等等,这一切都是他的工作。他一年的很多时间都奔波在旅途中。许多次回寺,因为事务忙,他都是夜间赶路,半夜到达,凌晨出现在大殿上,使我们大吃一惊。我曾经想:石家庄——北京一线的火车,在中国这么多人中,可能只有我师父坐得最多了,因为他平均两星期就要往返一次。
不管事情多么忙,师父象是长有千手千眼,应付自如。他休息的时间那么少,却总是一身洒脱,神采奕奕。有时他也会嘲笑我们年青人不如他精力好。我想,我们缺乏的主要不是精力,而是他那片似海的悲心。需知,这才是他能量的源泉啊!
<b> 五</b>
一个冬天的下午,在北京师父的住处,师父与我和一位四川的陈先生谈起虚云和尚那张低着蹙眉的照片。陈先生说:“这张像,很烦恼的样子。”师父说:“不是烦恼,是忧患。”我砰然心动。师父接着说:“我们都能象虚老一样,有忧患意识,佛教就有望了,我们个人的修行就能有所成就。”
有谁能理解禅者的忧患呢?我们选择禅时都只注意了禅的喜悦和超脱,却忽略了禅的艰难、禅者的承担。
书包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随师学禅(3)
禅宗初祖迦叶尊者以苦行著称。连佛陀都为老迦叶担心,怕他吃不消,劝他放松些,可他却依然如故。最后在灵山会上,世尊拈花,众皆惑然,唯迦叶尊者莞尔一笑。这一笑后面有多少艰辛!
六祖慧能大师为传佛心印,先是磨房碾米,得法后又混迹猎人队伍十三年,屡被险难。
近代虚云老和尚住世一百二十年,为振救衰颓的教运,他东奔西忙,历经心磨十难!
师父说:“不要谈玄说妙,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
我渐渐明白:禅这个概念是多么沉重,而用生命去实证禅又是多么艰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