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第九段言四相归一,究竟无相;若有一相,即无得果。此段破不可得果之念。上言佛法不可执著,此言佛果亦不可著相。修中有果,随证随空。空生承四果之问,返躬自照,即以佛之所许而证之也。 本节所言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四种小乘果位之圣人,较凡夫已为道高德重,惟佛仍恐人不知圣者以无念为宗,每兴起所得之心。因而向须菩提说:须陀洹在修行时是自认已得果,已得道了吗?须菩提深知佛意。即回答说:没有。世尊,须陀洹原为入流。是刚刚步入涅槃之圣流,初入无相之门,仅得预圣流之雅号,而心无所得,所以说而无所入,只是不入六尘境界,因而名须陀洹。 佛又接著问,须菩提,你以为第二果斯陀含。他是已经渐修精进,修无漏业,念念不住六尘境界,而斯陀含亦自以为己得声闻第二果否?须菩提回答说:没有。是什么原因呢?斯陀含心恝于道,只余一生一灭,前念方著,后念即离,心不著生灭之相,是谓斯陀含。 佛又问须菩提说:阿那含在修行时,自以为得声闻第三果吗?须菩提说:没有。是什么原因呢?阿那含不来欲界受生,内无欲心,外无欲境,习定已深,六尘四相,一一证空,而无不来之相,是谓阿那含。 佛再问:须菩提,你以为无生阿罗汉当修行时,自念已得声闻第四果吗?须菩提回答说:不是。世尊,是什么原因呢?阿罗汉诸漏已尽,诸法不受,心空相灭,没有得道之心,又怎能有得果之念呢?如果于道有得,于法有名,乃凡夫之行,也就是已著我人众生寿者四相。道与法皆是假名,在行为道,在教道法,佛法本空,有何可得。所以阿罗汉,若自念得道,就是著四相,何以能为阿罗汉呢?须菩提接著说:佛认为我没有竞物心到精妙处,是弟子中解空第一人,四相皆已灭尽,爱染不生的离欲阿罗汉。佛虽然如此称道我,但我实不作得道想,若作此念,即是心有生灭,就不能名之为阿罗汉了。接著须菩提又说:世尊,我若是作得道之念,就是心存有我,便生诤心,佛也不能说我是乐寂静行之人。实际我是原无所得,也实无所行,惟有本分上一尘不著,也就是因此而得名须菩提,所以佛说我是乐寂静之行者。 阿罗汉,华言无学,谓位断三界,烦恼俱净,究竟真理,无法可学。 四十二章经曰,阿罗汉飞行自在,旷劫常存。阿那含寿终生天,直证罗汉。斯陀含再受一生,即证罗汉。须陀洹七死七生,方证罗汉。 三昧,作正定,正受,正见解。不见心名正定。不受诸妄名正受。远离九十六种邪见名正见。 六祖曰,诤是胜负心,与道相违背,便生四相心,何由得三昧。离欲即解脱,以离欲故得无诤。版权所有:楞严经入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