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入门网

佛教的基本教义及主要佛经简介

觉卧佛,即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拉萨大昭寺)  佛教的基本教义及主要佛经简介  一、基本教义  从某种意义上,佛教教义的主要内容可分为两大方面:一是关于因果与修行的理论...
佛教的基本教义及主要佛经简介

佛教的十种法器各代表一尊菩萨

佛教的十种法器各代表一尊菩萨 大家到佛教寺院参观礼佛,都会看到许多不同种类的法器,其中有十种最常见的法器都是有来历、有象征意义的。如大钟表“妙音王菩萨”、鼓表“...
佛教的十种法器各代表一尊菩萨

佛教感应故事

佛教感应故事  四周野火身无恙  曹魏时,有个僧人叫法智。他出家以前,一次独自在草泽中行走,忽然遇到猛烈的野火从四周向他烧来。他想,今天必死无疑,就一心念观世音。一会儿大火烧...
佛教感应故事

佛教的仪式-经忏法事

改恶修善是佛教根本教义。特别是大乘佛教,认为人生是由久远生死相继而来,今后还须经无数生的修行,以至于成佛;其间最主要的是消除以往无量劫中所造的罪恶,发愿今后精进修行,永...
佛教的仪式-经忏法事

佛教早晚课法器怎样敲

佛教早晚课法器怎样敲...
佛教早晚课法器怎样敲

佛教故事:发心有多大,就可以

佛教故事:发心有多大,就可以产生多大的力量中国佛教佛陀正法本意2018-05-13一掬水的多寡  在《法句譬喻经》里,记载着商人波利与海神之间,一段很有智能的对话:  有一次,大商...
佛教故事:发心有多大,就可以

佛教故事:渔家少年矢志出家

世俗的孝道,虽有导人向善的增上力量,但当这一行为的形式愈发被看重以后,也会逐渐形成重形式、轻实质的教条理解。禅门超迈夺俗的出离修为,当然要从偏俗的情执或形式中解放出来,...
佛教故事:渔家少年矢志出家

佛教的两种忏悔方法

当我们在修习忏悔的时候,有一个偈颂值得我们注意,在《观普贤菩萨行法经》上说:;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若欲忏悔者,端坐观实相。罪业如霜露,慧日能消除。佛教的忏悔有二个不...
佛教的两种忏悔方法

佛教故事:他外出旅游后做了这

佛教故事:他外出旅游后做了这个决定 影响千年至今无人超越2018-04-05中国佛教佛陀正法本意佛教故事:他外出旅游后做了这个决定 影响千年至今无人超越...
佛教故事:他外出旅游后做了这

佛教是怎样起源与演变

佛教创建时,印度已经进入了封建领主统治的农奴社会。当时印度传统的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和婆罗门至上三种信仰,以及婆罗门作为一切智的垄断者和神权统治的代表的地位开始动摇,成为...
佛教是怎样起源与演变
  • 首页
  • 94
  • 95
  • 96
  • 97
  • 98
  • 99
  • 100
  • 尾页
  • 共 1000 页
  • 版权所有:楞严经入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