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入门网

佛教的精神与特色(第二章)2

佛教的精神与特色(第二章)2...
佛教的精神与特色(第二章)2

佛教的情感观

佛的弟子,有出家的有在家的,人是有情众生,人是有情感的。人从那里来?佛教讲就是爱。十二因缘中,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它们是一个链条,彼...
佛教的情感观

佛教科学论 — 佛教真实不虚

佛教科学论 — 佛教真实不虚...
佛教科学论 — 佛教真实不虚

佛教相信灵魂吗?

不,佛教不相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灵魂。如果相信了灵魂的实在,那就不是正信的佛教徒,而是‘神我外道'。...
佛教相信灵魂吗?

佛教解释的美

佛教解释的美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中,精神对物质的认识活动存在着相互渗透、彼此制约、彼此涵孕的两个方面,即实体认识——真的内涵和价值认识——善的判断。在实践中体验...
佛教解释的美

佛教的禅修方法及目的

禅修  许多慢性病,都是由于生活压力和精神紧张所引起,透过禅修,能令身心放松、平衡和促进健康。简单的禅修方法为:  (一)放松身心:采取自然舒适的坐姿,身体放松,双手垂...
佛教的禅修方法及目的

佛教的由来

佛教Buddhism约2500年前源于印度的一种思想和实践传统,现为世界性宗教。佛教始祖为佛陀(Siddharta Gautama)。佛陀被尊为一系列证得彻悟的觉者之一。佛陀的说法归纳为“四谛”,最后一谛说...
佛教的由来

佛教著名的五种吉祥花

佛教著名的五种吉祥花 山玉兰 在那庄重肃穆,香火燎绕的古刹寺庙入口处或大院里,人们经常就会见到树姿雄伟壮丽,枝繁叶茂,叶大浓荫,花大如荷,芳香馥郁的山玉兰树。它不仅给游人...
佛教著名的五种吉祥花

佛教的精神与特色(第五章)2

佛教的精神与特色(第五章)2...
佛教的精神与特色(第五章)2

佛教的心理调适

一、三宝为依怙轮回三界中的我等众生,悉是烦恼具足的病人,病因甚众,略述有二:一者知见上的颠倒。将虚浮幻化之身心外境执著为实有,不了自性妙觉明体中,求其顺逆迷悟生死,了无...
佛教的心理调适
  • 首页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尾页
  • 共 1000 页
  • 版权所有:楞严经入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