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因果理论的现代意义
“世事如棋局局新”,世界处在一刻也不停地向前发展的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存在一些一直都适用的道理或规律,而有一些规律或道理只适用于某一个别或特殊的历史阶段,它们正如那句...佛教人生观的理论构架
一、问题的提出1、回顾历史A.从《牟子理惑论》谈起。佛教传人中国之后,首先遇到的大问题是中国传统的儒道思想的反对。除去“夷夏之争”外,最集中的是佛教与中国纲常礼教是否矛眉。...佛教与长寿
佛教与长寿据统计,我国古代557位高僧中,100岁以上12人,90岁以上42人,80岁以上142人,70岁以上361人,而同期相比那些帝王平均寿命高39岁. 高僧生活淡泊,清苦,完全素食;而帝王的物质...佛教发展之必需:中国的寺院经
中国的寺院经济 一、佛教应当受益于当代中国的发展 随着当代中国的社会变迁和经济发展,佛教和其他社会阶层一样,大受其益。中国当代的寺院经济,就在这样一种社会背景下得以...佛教养生歌
佛教养生歌...佛教中国化经历的几个阶段
...佛教主张给亡灵焚烧纸钱吗?
不,佛教中没有这一项迷信的规定。 再有,现时的僧尼们为人家诵经、拜忏、放口乃至打水陆,都要写文疏,宣读之后,即予焚化,这是学了符录派的道教向其所崇奉的神只们奏疏及化符...佛教中的九种食
佛教认为食有长养、资益之义、包括物质与精神两方面。食的种类有九种:段食、触食、思食、识食、禅悦食、法喜食、愿食、念食、解脱食。所谓段食:分时间段啮碎而食者。以香味触三者...佛教供奉的对象
(一)佛所谓佛,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者。寺院经常供奉的佛有:1.三身佛据天台宗说法,佛(释迎牟尼)有三身,即法身佛毗卢遮那佛,代表佛教真理(佛法)凝聚所成的佛身;报身...佛教四众弟子的称呼及含义
在家男众称为‘优婆塞’;在家女众称为‘优婆夷’。优婆塞是梵语,义为清信士,又作近事男,言其亲近奉事三宝。优婆夷义为清信女或近事女。俗称在家佛教徒为‘居士&r...版权所有:楞严经入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