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入门网

佛教里的10种善恶因果

今复举恶业、善业别述如下:恶业有十种。杀生、偷盗、邪淫、妄言、两舌、恶口、绮语、悭贪、嗔恚、邪见。造恶业者,因其造业重轻,而堕地狱、畜生、鬼道之中。受报既尽,幸生人中,...
佛教里的10种善恶因果

佛教讲经说法的规矩

在佛教传统上,开大座讲经说法时,有一定的规矩。这种规矩有两种主流,一出自印度那兰陀佛教大学,另一乃印度超戒寺传统,这两种说论规矩都是正确的。超戒寺说法的规矩,是要在说正...
佛教讲经说法的规矩

佛教的自由、平等、博爱

一、自由自由的定义,不是为了穿得好、吃得好、为所欲为地胡闹、追求高度的物质享受,就算是自由。这种自由,只是个人私欲的满足,害得他人不自由,决不是自由的本意。自由的定义不...
佛教的自由、平等、博爱

佛教雕塑的审美特征

印度的装饰性雕塑与中国的写意性雕塑交融,形成了中国佛教雕塑艺术的特有风格,并呈现着由装饰性为主向写意性为主的转化,这是石窟雕塑的总趋势。雕塑空间的感性处理不论在云冈、敦...
佛教雕塑的审美特征

佛教的普世价值

许多宗教人士为了传教的需要,把宗教附会于自由民主的现代理念。典型的是,部分基督新教徒认为是基督教促成了自由民主社会的产生,例证是现在发达的民主国家大都是基督教国家。这是...
佛教的普世价值

佛教科学论 — 怎样学佛

佛教科学论 — 怎样学佛...
佛教科学论 — 怎样学佛

佛教要求清心寡欲,单身的人学

皈依过的人都会有皈依证,我们佛教皈依证后面有一段话是弘一大师编纂的。“皈依者如远行者当归”,就是说外面流浪了很长时间的人,回到了自己的家庭。“皈依者如子归母&rdq...
佛教要求清心寡欲,单身的人学

佛教的希望

佛教的希望  佛教的希望...
佛教的希望

佛教礼节的重要性

人,从肉体上来看,几乎跟其他动物没有多少差别。人有一个头、一个身躯、四只手脚,其他动物,像狮子、老虎、牛、马……也都有。差别的是:人是两只脚、两只手,身躯直起来走路;动...
佛教礼节的重要性

佛教礼仪常识之敬佛篇

佛教礼仪常识之敬佛篇  殿者,王所居:佛谓之大医王,能医众生之烦恼生死大病,又中国最初佛教初传入东土为王等贵人所信仰尊奉。殿堂之辞,乃武则天所立,如众臣五更早朝必上殿禀...
佛教礼仪常识之敬佛篇
  • 首页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尾页
  • 共 1000 页
  • 版权所有:楞严经入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