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徒应择正业而活命
第二是远离酒业的事业而活命。远离酒业,古代印度的酒比我们现在说的酒范围要广,还包括了一种麻醉品。如毒-品、吗-啡、摇头-丸一类的。一讲到酒业,我们把它狭义地理解为饮用的酒,...佛教常用器物_2
佛教常用器物--铃铎...佛教在德国的传播
在德国弘扬佛法的第一人是德国学者奥登堡(Hermann 0l denburg,1854-1920年)。他为批驳法国某学者关于"佛是神话人物"的说法,写出叙述佛陀生平、教义、教团的历史著作:《佛陀:生涯、...佛教常识:动物在佛经里的寓意
狗在佛法中代表的是贪、嗔二毒。 猫在禅宗公案中比喻对佛法茫然无知的人。如“黧奴白牯”,黧奴,又作捏奴、猫类。意指无知的动物,多用以比喻不解佛法的人。 鼠在佛经里常以...佛教对感情的处理
古德云:「爱不重不生娑婆。」爱是生命的根源,根据佛教的「十二因缘」说明,人因为有情爱,所以轮回生死;人因为有情感,因此称为「有情众生」。情爱并非专指男女之间的爱情,举凡...佛教小故事:不留平常心
有一个学僧到法堂请示禅师道:“禅师!我常常打坐,时时念经、早起早睡、心无杂念,自忖在您座下没有一个人比我更用功了,为什么就是无法开悟?” 禅师拿了一个葫芦、一把粗盐,...佛教徒的生活礼仪
在佛门中,语默动静安详,一切合宜合法,就是礼仪。僧团讲究「三千威仪,八万细行」,用意在培养一个人出众的威仪。昔日马胜比丘以威仪度化舍利弗,成为千古的佳话。因此,树立良好...佛教徒为何每日都要诵经?
佛教徒为何每日都要诵经? 佛经是佛所说的信佛、学佛,而至成佛的方法。方法无边,所以佛经的数量和名目也很多,在我们这里,最适用和最通行的,则有华严经,法华经,地藏菩萨本愿...佛教徒为何要把“阿弥陀佛”挂
佛教徒为何要把“阿弥陀佛”挂在嘴边? 佛,就是觉悟的人。阿弥陀佛,我们有时也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也是梵语,翻译成中文有顶礼、敬礼和皈依的意思。也可以翻译为尊敬的、尊...佛教小故事:天生暴躁
盘珪禅师说法时不仅浅显易懂,也常在结束之前,让信徒发问问题,并当场解说,因此不远千里慕道而来的信徒很多。有一天,一位信徒请示盘珪禅师说:“我天生暴躁,不知要如何改正?”...版权所有:楞严经入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