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为定量 《释量论成量品》简说
一
佛为定量的涵义就是:佛陀是最圆满的,我们要以佛陀的标准为标准、以佛陀宣示的是非为是非!
佛教最初把学问分成五类,称为五明??内明、医方明、工巧明、因明、声明。内明就是指佛教,其他四明是指非佛教,有时候也把其他四明总称为外明。也就是说,佛教的内涵是不大的,但到后来,佛教内涵渐渐地被扩展:菩萨求法,当于何求?当于五明处求[1]。中国的禅宗有搬柴运水皆是禅;青青翠竹皆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一切法皆是佛法所有这些,就是把佛教的内涵给大大地拓展的证据。我们把拓展后的佛教称之为广义的佛教。既然一切法都包括在广义的佛教中了,因明自然也不例外。既然因明也成了佛教的一部分,那么它就必须以佛陀为定量,这是宗教的本质所决定的。作为宗教信徒这样理解是可以的,但要是作为理论家来说,就必须得说明道理。陈那论师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开始整理量说,构建佛教量论(既然佛为定量,自然得构建量论)。陈那论师构建的量论体系是以现、比二量为统领的。不过陈那论师构建量论的工作,在他手里终其一生也没有最后完成,这项使命,直到法称论师的时候,才以《成量品》为标志,而得以完成这项使命。而量论的弘扬,在宗喀巴大师师徒手里,被推向了顶点,然而同时,佛教量论也遇到了瓶颈,直到现在还没有新的突破。
二
法称论师对佛为定量的论证是这样进行的:
第一步,重新确定量的定义。
什么是量呢?量谓无欺智[2],所谓无欺就是不欺骗,不欺骗自己、不欺骗别人,也不被别人欺骗。
首先是不欺骗自己。我们的这个世界,就是以自欺、欺人、被人欺为特征的,其实我们并不是一定要自欺(、欺人、被人欺),而是不由自主、身不由己,我们已经习惯了欺,比如晚上一抬头看见星星,立马就自以为真的看到了现在的星星,这就是自欺,实际上你根本就没有看到真的、现在的星星。现在法称论师给量所下的定义中,第一条就是无欺。无欺就是正确,排除一切错觉、邪智和未获得量识以前主观想象的伺察识(祁顺来《藏传因明学通论》页131)。
量的定义的第二点是显不知义尔[3],显就是显出、显现,不知义就是你不知道的义,义就是道理、事实,合起来就是:把你不知道的事实、道理显现出来,这一显现出来你就知道了。符合无欺智、显不知义者就是量,反之,不符合这两点儿的就不是量,不是量就是非量。象颠倒、疑惑等都属非量所摄。法称论师的这说法与陈那论师对非量的界说是不相同的,在陈那论师的《集量论》中说非量是若由意识结合、未得定解者即属非量[4]。后来到宗喀巴大师的时候,又有不一样的地方,把颠倒、疑惑等归为非量之外,又加上了已决智(包括由现量引生的已决智和由比量引生的已决智)、见而未定等情况。
法称论师给量所下的定义??无欺智、显不知义,后来藏人给作了一点儿修定,加上了新生,比如说僧成大师在《释量论释》就是这样说的[5],僧成大师就是一世达赖。现在人把僧成大师的说法与法称论师的观点混在一起了,象姚南强先生在其《因明学说史纲要》117页中,这儿是《法称因明及其后学》的第三节《<释量论>的因明思想》,既然是介绍《释量论》,就不应该把僧成的《释量论释》的思想混杂进去。这是因为法称的《释量论》确实不好读,他把《释量论释》与《释量论》一起读的缘故,不过姚南强先生自己交代清楚了这个情况(在108页的注中)。
第二步,说佛符合量的定义。
既然有了量的定义,那就好办了,我们发觉确实只有佛才符合不欺智、显不知义,也就是说,佛为定量。佛符合不欺智之处就在于佛不欺诳,如《金刚经》上说的佛是真语者、实语者佛符合显不知义之处就在于佛开显出了四谛、八正道等真理。法称论师还强调了一点儿:佛之所以成为定量,是因为他开示了四谛等求解脱的智慧和方法,而不是因为他无所不知,许彼为定量,非了知一切[6],他无所不知,这并不是最重要的,这不是利益众生所需要的第一要件,此能知虫数,于我无所需若见远是量,当来依鹫鸟[7],都是这个道理。
第三步,佛符合量的定义的理由是什么呢?
本来陈那论师在《集量论略解》中是从因圆满、果圆满两个角度来说,划表如下:
意乐圆满(菩提心)
因功德圆满
加行圆满(说正法)
世尊为定量 极善殊妙
自利功德圆满 永不退转 (成就善逝)
果功德圆满 无余圆满
利他功德圆满(度众生,随机说法,令离生死,
究竟涅?)
而法称论师的论证相对来说,复杂一些,是分成流转门、还灭门来论述的。
一、从流转门说佛能成定量:
意乐圆满(悲心)
因圆满
加行圆满(修诸方便)
佛为定量 善断[8]
善逝(三德[9]) 无我[10]
果圆满 不退[11]
救护者(度众生,随机说法,令离生死,究竟涅?)
二、从还灭门说佛能成定量:
(一),佛可以救护众生,因为他彻底地、毫无保留地宣说了四圣谛等教法,众生凭这些教法,依之修习就可以解脱。(救护)
(二),佛要救护众生,若他自己还救护不了自己,那么救护众生岂不是虚诳的吗?既然佛能救度众生,则他就得先自己圆满。佛确实是自己已经圆满了。
(三),佛的自己圆满是怎么成就的呢?勤修诸方便!(加行)他就是修诸方便修成的。
(四),诸方便就是很多的法门,要修诸方便可不是容易的,是靠什么力量来支撑、激励,才使你一直不停地修呢?以悲心推动的。
这四条的(一)、(二)是果地,(三)、(四)是因地,这就是由果找因,这叫从还灭门说佛为定量。在这儿,姚南强先生可能是把善逝这个词理解错了,所以他在由第二到第三过渡的时候,他说,佛之所以达到真实、坚固、无余这三种善逝,是以成为救护者为因的。[12]其实善逝是佛的尊号之一,真实、坚固、无余是善逝的三种功德、三种特点而已,善逝只有一种,不能说三种善逝。
总之,法称论师对佛为定量的论述很简单:
首先,量的定义就是(量谓)无欺智、显不知义;第二,唯有佛陀世尊才符合量的定义;第三,为什么说唯有佛陀呢?因为唯有佛陀的因、果是最圆满的,何以这样说?佛陀最圆满的表现是什么呢?其因圆满的表现是:意乐是大悲心、加行是诸方便,其果圆满的表现是:自己是善逝(具备三德)、对众生是救护。
法称论师在论证的同时,还用了大量的篇幅来反驳外人的诘难。有破顺世派的,有破行为派[13]等。法称论师之所以要用流转门、还灭门来论述,也都是有针对性的,因为有人认为成为量的一切智者,只习惯于证得某些方法,并无产生一切智者的因(即一切智者只能得到一个方法而已,也就是说,他们是把这方法叫定量,《入因明学阶梯》中是把串习的方法说为大师),只要得到这个方法,都可以成为一切智者;也有人认为谁也不知道一切智者的因,因为你还不是一切智者,你怎么能知道呢?对于第一种观点,法称论师用流转门来说,对于第二种观点法称论师用还灭门来说。再比如说,为什么说佛世尊成为了定量,成为是什么意思?法称论师解释说,为遮无生者,论说成为故[14],就是说,这是破外道的大自在天等无因而生。
三
我们看法称论师的论述,说实在的,从流转门的说也好、从还灭门的说也罢,可能都说不服人,比如我们可以这样问:有大悲心、修诸方便就是因圆满吗?如果这样的话,比如鸺?仙人,在人家胜论派的教义中,鸺?仙人也是这样的啊~~果圆满的表现是善逝、救护,外道也是这样认为自己的教主的!因为古印度的各个哲学派别,都是以解脱为最高目标、最高真理,都表现出宗教形态,这是一样的,这不是佛教独有的特征。也就是说,法称论师的这个说法实际上只能在佛教徒内部来宣扬。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释量论》的《成量品》并担不起用理性来论证了信仰这个评价,那么,得到目前这样高的评价就有些名不符实。要是法称论师能够以外道的口吻来说话,而又被佛教给说服了,那么效果应该会更好的。虽然说法称论师在论述的时候,也驳斥了不少外派的说法,但对根本问题始终没有涉及。
这个问题始终没见人提到过,可能因为人们一直是站在佛教立场,所以才看不清这个,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只有入得来、出得去才能更好的理解它。再者,若你一直站在佛教内部的话,根本就不需要这样的论述,因为作为一个佛教徒,自然是以佛世尊为定量,根本就不用你来论证。
这也许是时间的推移,使我们与法称论师的那个时代有了一定的距离,才产生了和他们不同的想法。如果在当时,就出现不了这样的说法。为什么呢?这就是无形的力量所致。
比如,释迦牟尼佛在世时给讲六道轮回,但他去世后,关于轮回主体的问题争论很多,难道释迦牟尼在世的时候就没有人思考过这个问题?当然不是,但为什么他在世时的人不问呢?对于那些证圣果者来说,当然是根本就不用问的,因为他们自己也已经知道了。而那些不知道的人呢?不知道的人还是多的。经典上有这样的情况:有人见了释迦牟尼佛以后,目不暂舍。如果我们盯着一个人看而且目不暂舍,是不是一个傻子?就是说,有人见了佛以后就变傻了。还有一些人是:有问题也不敢问。就象老师上课,如果这个老师是一直给我们上课的老师,与同学们很熟,甚至是给同学们打成一片的,我们就可以随时提问,甚至有些放肆也没关系,而要是某一次忽然校长来站在讲台上了,学生是绝对不敢随意的,即使校长说,你们有什么问题都可以问,但你仍然问不出口。下级见上级,也是不敢随意的,上级即使很体谅下情,但对下级来说,仍然不能象平常一样。这就是无形的力量。法称论师在世的时候,也是有些佛教徒根本不敢问的,即使有些人问了,也是陪着小心,因为陪着小心,所以语言表达不清,因为问者的表述不清楚,所以法称论师只能给说上一段有用的废话[15]??佛陀因地圆满、果地圆满。问者的陪小心,即使听了这牛头不对马嘴的话,也说自己懂了,实际上他的疑问还在。
在阿含中,就有破(大自在天)常的言论,但在龙树著作中仍然还有破(大自在天)常的言论,在世亲的著作中还在破(大自在天)常,法称的著作中也还在破(大自在天)常这说明了:在佛陀、龙树、世亲那儿,(大自在天)常的思想根本就没有被破掉!我们只看龙树的著作,觉得(大自在天)常的思想被破掉了;我们只看世亲的著作,也觉得(大自在天)常的思想根本不对,被破掉了既然已经被先辈破掉了,法称论师还有破的必要吗?既然法称论师还在破,就说明了前人并没有把(大自在天)常的思想给破掉!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大自在天)常的思想仍然存在,我们不能因佛教徒的宗教感情而把事实抹杀掉吧~~可是,书上明明已经把(大自在天)常思想给破掉了呀~~我们又不得不产生疑问。即使现在,其实佛教徒里还有许多根本就是隐性的常见外道。我们总不能说现实是错的吧~~现实就是现实,它根本没有对错之分!《佛教逻辑》中说,法称在公开论辩中击败婆罗门的故事恐怕是事后的传闻及法称后学们的虔诚希望[16]。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得看看外人的著作,看看辩论对手的说法,比如常,在佛教中,常是恒常的意思,但在婆罗门教中,常实际上是指真理的恒常性;再比如声,佛教说的声是指声音,而声论说的声其实是指真理(声量)也就是说,佛教著作中的辩破实际上是在以辩论的名义弘扬自己的教法而已,当然外人的著作同样也是这样的!所以,辩论很有可能实际上是鸡在同鸭讲,或者这曾经的辩论事实其实根本就是刘心武的侄孙女[17]。
四
法称论师说,佛陀成为定量,是在于他指明了解脱的智慧、方法??四谛等理论,他自己只是给我们作了一个照他说的理论修行而成就的榜样,以表示他的所说不是虚妄的。
为什么只有佛陀才能成为定量呢?意乐圆满、加行圆满以及善逝、救护等,其实称不上最圆满的标志,说实在的:法称论师所下的定义实际上只是对应于现量、比量,不欺智是现量,显不知义对应于比量,这样一来,唯有佛教是现、比二量,其他各派都有各种各样的量,比如正理派就立四量,所以佛教是最符合(定)量的定义的,所以说只有佛才能成为定量,其他派的不是定量。
注释:
[1]窥基法师在《因明入正理论疏》卷一中说,故地持云,菩萨求法,当于何求?当于一切五明处求。其实这句话并不是经典原文,《菩萨地持经》、《瑜伽师地论》等典籍上皆有类似的说法(佛教字典上皆说《菩萨地持经》是《瑜伽师地论菩萨地》的节译)
。现在人还经常这样说,比如印顺法师《胜粑经讲记》中说,瑜伽论说:菩萨求法,当于何求?当于五明处求;郭元兴《论唯识家之转识成智与密乘之即身成佛》中说,菩萨地说,菩萨求法当于何求?当于五明处求。
但华梵大学马逊先生的《儒佛相融??谈觉之教育》一文中说,华严经云:菩萨入世,当向五明处求。,《华严经》中实际上没有这样的话。
[2]法尊译《释量论释量论释》15页。中国佛教协会印。
[3]同上。
[4]陈那造、法尊译,《集量论略解》第2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3月第1版。
[5]法尊译《释量论释量论释》121页。中国佛教协会印。
[6]同上书16页。
[7]同上。
[8]即善巧地把一切该断的都断了,就是说,佛非苦所依。
[9]《入因明学阶梯》上说三德是:善断除、不退转、无遗漏。
[10]因为以前有圆满清净因,所以现在在果上证见无我。
[11]因为我见种子已经永断。
[12]见《因明学说史纲》页121。
[13]行为派即弥曼萨派,在法尊法师译本《集量论》中称为观行派,弥曼萨的梵文为mīmāmsā这个词有观、观察之意,而弥曼萨派的始祖为mīmāmsā-krt,krt有行、行为之意,所以法尊法师译为观行派,在杨化群、宋晓嵇翻译《入因明选阶梯》的时候给译成行为派。
[14]见《释量论》15页。
[15]所谓有用的废话就是可以解决现实中的问题,但不符合逻辑,不符合道理。这个可以举出不少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比如九三年香港圣一老和尚传戒,安徽省佛教协会有两个去求戒的名额,一个合肥明教寺妙安法师的徒孙占了,另一个九华山佛教协会给了拜经台当家师的徒弟,这两个沙弥刚好都在九华山佛学院读书,佛学院的法师们想把这两个名额不给学生,让法师去香港,于是,引起了学生们的强烈不满,学生们闹得很是厉害,佛学院收拾不住了,这时仁德大和尚出面来解决。大和尚专门抽出时间从山上到佛学院去,他到教室啪啪啪啪地说一个上午的废话,从自己年轻时的参学,说到九华山佛学院的创办,当初办学时如何如何的艰难大和尚一直说了三、四个小时的废话,一个上午下课铃响他也不停,就那么一直说个不停,到最后一节课下课,接下来该吃中午饭了,他说:各位同学去过堂,你们的两个班长作代表,来我这儿。后来大和尚告诉我们:这就是经验??若是我一上来就说正经事儿,那么多学生,要一窝蜂地来说的话,劈里啪啦,我一个人哪儿能招架得住,就二、三个人来,我一个老人,他们哪儿有我的人生经验丰富?我当然能够说服他们了~~仁德大和尚是一个老人,中饭也顾不上吃,来给你们解决问题,小和尚哪儿好意思强拗?这就是废话解决问题的例子。佛菩萨所说的废话,与我们的区别是:佛菩萨是最清净法界等流,我们不是,所以,佛菩萨的废话不会引起听者的烦恼,而我们的废话会引听者的烦恼。
[16]见舍尔巴茨基《佛教逻辑》页41,宋立道、舒晓炜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12月第1版。
[17]在二OOO年第三期《文学自由谈》上登有刘心武的一篇《给侄孙女的七条忠告》,实际上只是刘心武在表达自己的观点,他的侄孙女这个人其实根本就是不存在的。
载《妙林》第18卷8月号
版权所有:楞严经入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