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粥「的沉思 李依鸿 「腊月八日粥,传自梵王国,七宝美调和,五味香掺入。用以供伊蒲,藉之作功德。」清代《清嘉录》里李福的这首“腊八粥”诗,描述当年寺庙为了解救狂风腊月中饥贫的百姓,提供热腾腾“腊八粥”的情形,这种义举,感动一方。提供「腊八粥」予穷人,而且还是由出家人来慈悲
布施,在饥寒交迫的年代,确实可歌可敬。为什么是送「粥」?还有它深远的意义。传统上,在家人被称为「施主」,佛法因「施主」的请求而延续,「三宝」因「施主」的供养和护持而一代一代往下传。如今,本末倒置,由寺庙来施给,足见出家人的确是「你种福,我是良田;你须温暖,我雪中送碳」。「腊」,是「千里冰封,万里飘雪」的十二月,「腊八」,是远古国人农历新年前的一个节令,谓之「腊八节」。先民在「腊八」这一天来供神,祈愿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此节过后,新年接踵而来,年味开始浓重。但「腊八节」吃粥,不得不与
佛教连接起来了。正如南宋陆游所吟的:「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腊八粥」,有它特殊的内容。在饥寒交迫中,有人送上一碗热腾腾的粥,一定是沁人心脾。两千五百多年前,古印度北方,对山林中饥肠雷鸣的释达多太子说来,粥何其珍贵。他经过六年苦行,仍然无法了生脱死,于是决定结束「日食一麻一麦」的日子,拼弃苦行的偏执,瘦骨嶙峋的,迈着沉重步伐,走出森林,寻找人类最高的目标。可是,虚弱的身体,让他举步唯艰。此时,一位心存厚望的牧羊姑娘来到太子面前,呈上一碗飘香四溢的热乳靡,让太子顿时遍体清凉,光彩焕发。他悟到了「苦行」与「乐行」一样无法让人解脱。苦行,只有糟蹋自己的身体,痛苦的感受无法使心力集中,如何谈得上修行?于是,他悟出“以合理的方法,才是修行的正道”。他恢复了体力,渡过尼连河,在金刚座上,菩提树下,夜睹明星,彻悟成道―一代觉者。佛陀成道的这一天,恰巧也是腊月八日。当时的乳靡,成了后人糜烂的粥,因此,顺水行舟,我们吃起了「腊八粥
」。佛陀成道,粥,是一道不可忽略的智慧阶梯,顺理成章,粥成了
佛教后人不能忘记的「成道宝品」。其实,粥,不是「山珍海味」的昂贵补品,但粥依然可以活命,至少让你温馨无比,全身通畅。事实上,在饥肠辘辘的时侯,粥对人体的功能,远胜过其他珍贵的食物。它的流质热量,可以让体力顷刻恢复,而不会伤肠伤胃。因此,粥,对太子来说,是合理的成道助缘。合理,就是中道,不偏不倚,恰到好处。牧羊女的祈愿,在世俗人来说,也是合理的,如果她为了谋占人夫,或发泄怨气而立下害人的毒愿,奄奄一息的太子,虽然还没有大彻大悟,但四禅八定的功夫,足以透视来者的用心,而断然拒绝。此时的太子显然不忘初心,「给人欢喜」是当年出家修道的目标之一。供粥与受粥,可以明白地看到一个事实:正当的愿望,产生极度虔诚的信心,如牧羊女;悲天悯人的愿望,产生无比坚定的力量,如释达多太子。伟大的愿望,不是仅仅为了个人的得失,是为了别人,为了全人类的福祉。腊八粥,延续到了今天,已经是多彩多姿了。从古人的「五味」,「七宝」,到今日的丰富材料,令人叹为观止。它以糯米,黄米,五种颜色的豆类,为主料,左以红枣,花生,云豆,桂圆,银耳,栗子,桃仁,葡萄干,白果,莲子,金橘,梅肉,芋头等不一而足。先泡豆米,煮开,然后加入余料,武火烧开,文火慢煨,间中不忘筷子搅拌,使其不沾锅底,约一至二个小时,待粥成糊状,如此既可口又温补,老少咸宜。粥,虽是一种寻常的食物,但民以食为天,千古以来,「腊八粥」,更在你我生命中,历久弥新,其营养价值,在现代人有意「返璞归真」的潮流下,更显它的珍贵。唯一不同的是,过去,在家的牧羊女,为了自身的利益而供养,太子喝粥成道,大彻大悟,如今,寺庙照例每年送「粥」与信徒结缘。依然是「送粥」和「受粥」,在家
的我们,喝下出家人送来的「腊八粥」,将作何感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