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作为一位从事考古60年的工作者,第一次看到在咱们国家由出版单位联合地方一起做的各方面都具有初创性的成果,用什么样的语言赞美都不显过分。这是一项极富文化创意的大工程。”7月21日,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著名佛教艺术考古专家杨泓在《五台山佛教文化遗产档案》阶段性成果汇报评审会上对该档案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五台山佛教文化遗产档案》工作是一项有益于五台山珍贵历史文化信息保护和传承的大事,一件真正功在当代、惠及后代的大事。 《五台山佛教文化遗产档案》阶段性成果汇报及评审会议正值7月。在会上,与会专家、领导和佛教界代表观看了制作的五台山文化遗产 “数字档案”“实景导游”“数字展示”“纸质档案”等子项目阶段性成果汇报演示展。 中央美院博导、著名佛教艺术史专家罗世平指出:这项工程创造了一种新模式,即建立文化遗产档案合作的模式。提出了一个新理念,就是对于文物的遗产保护,提出了佛教文化信息保护的概念,采用了多种高科技、数字化的手段,把现存的还能看得比较清楚的、比较饱和的文物信息加以保护、保存、收集起来然后建档;还有两个新发现,一个是采集到原来没有发现的信息,比如佛光寺新发现的唐代壁画。还有一个发现就是填补了在建立文化档案过程中比较注重早期的遗存,对于晚期的遗存相对比较忽略的空白,做了全息性的记录。 《五台山佛教文化遗产档案》是五台山风景名胜区政府与五台山研究会、山西出版传媒集团、山西教育出版社列入“十二五”规划的一项重要文化遗产信息保护和传承工程。 这套由五台山风景名胜区人民政府、五台山研究会、山西
教育出版社经过多年的精心准备,共同组织实施编撰即将出版的史无前例
的大型历史文献 《五台山佛教文化遗产档案》,从2012年12月1日开始正式采集数据。 (高峰毅 焦瑾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