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述义(第二十八讲)
好,那么这个愿实际上也就是大乘菩萨道的菩提愿的核心。你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等于具足了厌离娑婆和欣求极乐两门。菩萨四弘誓愿是从苦、集、灭、道四圣谛所生发出来的菩萨精神。依苦集发“众生无边誓愿度”的愿,依集谛发“烦恼无尽誓愿断”的大愿,所以你厌离娑婆就跟菩萨四弘誓愿的前两种相应;你发欣求极乐的愿,就跟道、灭二谛所发的二种弘誓愿相应。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干什么?是学法门的,依照道谛发“法门无量誓愿学”的大愿,依照灭谛发“佛道无上誓愿成”的誓愿。所以你看,为什么说深信切愿就是无上菩提?你在愿里面就已经含摄着菩萨的四弘誓愿了。好,当你发愿跟四弘誓愿相应的时候,那可不是对无上正等正觉不退转了嘛?菩萨四弘誓愿是推动我们六度万行的原动力,六度万行的圆满也就成就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好,下面就有个问答。这个问答很重要。有人就问:“今发愿应该说当生,为什么说今发愿今生呢?”“当生”,比如我们现在发愿,应该说临命终时往生哪。怎么去理解“今发愿今生”?好,这里面回答有两层意思。第一个意思,就是从我们的分段生死来看——从我们这一期的寿命,把这一期业力的寿命称为今,现生发愿持名,临终决定往生,所以就是“今发愿今往生”。好,这是从我们一般人接受的常态去解释,觉得也能够说得通。但实际上“今发愿今生”有更深邃的意思在里面。这,对念佛法门有深入的人才能相信。我们的念头刹那刹那的生、住、异、灭,像激流水。好,那你每一个念头——刹那的念头,就是今。你的一个念头起来就是生,你的念头灭下去就是死,念头的生、灭就是一个生死。那临命终时这个“终”,有时候就在念头当中它灭的当下,都有着阿弥陀佛愿力的兑现。好,当一个刹那的念头为今的时候,你具足信愿的这个念头当下就往生,这叫“一念相应一念生,念念相应念念生”。那这种因果就奇特,不可思议,就叫妙因妙果。因为你起的这个念里包含你的愿,这个愿马上在西方极乐世界作出了一种回应。净土经典有很多证明,《圣贤录》里面表明:你只要起心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马上西方极乐世界就有一朵莲华出来,标上你的名字;然后你信愿称名的功夫越精勤,那个莲华就越灿烂,越大;如果你中途退转了,不念了,懈怠了,这个莲华就枯萎。那你看,你真诚发愿的当下,西方极乐世界就有莲华出来,可不就是“一念相应一念生”嘛!所以对往生这一点,不是说非得要等娑婆世界这个业报身尽了,才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从究竟圆顿的净土教理来看,你就当下信愿称名这一念,西方极乐世界的莲华就出来了。可以说当下你就不是娑婆世界的人了,你已经是极乐世界的嘉宾了!这是不是太圆顿了,太不可思议了?所以蕅益大师都赞叹:这叫“极圆极顿,难议难思”,唯有大智慧的人才能够信受。虽然圆顿到让人难以相信的程度,但是“一念相应一念生,念念相应念念生”、“今发愿则今生”这样的圆顿境界真实不虚,就看我们“今发愿”的那种真诚度、那种感通的力量。
好,请看下面。“舍利弗,如我今者称赞诸佛不可思议功德,彼诸佛等亦称赞我不可思议功德,而作是言:释迦牟尼佛能为甚难希有之事,能于娑婆国土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中,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
好,这段经文是“劝行流通”,分两个层次展开。第一,是他方诸佛转赞;第二,是我们本土教主总结性的赞叹。佛就告诉长老舍利弗:“就像我现在在这法会上称扬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功德,那么六方诸佛等也在称扬赞叹我不可思议功德。”那么怎么称扬?“我”就是指释迦牟尼佛,这些六方诸佛怎么称扬释迦佛的功德呢?释迦佛就转述他方诸佛赞叹的语言,是这样说的,说释迦牟尼佛能够做甚难——极为困难的——极为稀有的佛事。这是总赞。那具体是什么佛事呢?有两种。就是能够在这娑婆世界忍土五浊恶世非常深重的时候——五浊包括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在这样浊世当中,得人身都很难保持的这样一个环境当中,还能够修行,还能够成道,还能成佛,成就无上正等正觉,这太难了。而释迦牟尼佛做到了,这是第一难。第二难,成佛之后还要为娑婆世界这些业障深重、烦恼深重的众生,说这么一个九法界众生都难以相信的净土法门,那就更难!那么这样的一个转述实际上告诉我们,对这个净土法门要产生稀有难遭之想。那蕅益大师在对这段经文的注解当中,非常精辟的阐释出五浊恶世,这个法门对我们的必要性、重要性。
——庚寅年五月大安法师讲于温州太平寺
版权所有:楞严经入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