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佛光的传说“佛光”这个名称的由来有个传说。那是几千年前的事了。相传乐汉永平年间,在峨眉山的华严顶下面,住着一个
姓蒲的老人,大家都叫他蒲公。蒲公祖辈都是靠采药为生。全一年到头在峨眉山上到处采药,集训了宝掌峰下宝掌寺里的宝掌尚。年长月外,两人的交情慢慢好起来。蒲公采药,常去宝掌
和尚庙蠕歇脚,宝掌
和尚也常到蒲公家里谈古论今。 一天,蒲公正在一个名叫云窝的地方采药,忽然听见天空中传来了音乐声音。他忙抬头一年,只见了一群人马脚踏五彩祥云,直往金顶方向飘去。其中有一人,骑了匹既不象鹿又不象马的坐骑。蒲公心想,这些人能在天上驾云,不是神也不是仙。于是跟着那片祥云,往金顶追去,想看看究竟是些啥子人。 蒲公来到金顶,见舍身岩下云海翻卷,彩万道。在五彩光环中,有一人头戴束发紫金冠,身披黄锦袈裟,骑了一匹六牙大象,头上有五彩祥光,脚下是白玉莲台。蒲公认不得是哪个,就赶着回来问宝掌和尚。刚到家里,就见宝掌和尚早已在等他。见他回来就问:“今天你到哪里采药去了?怎么一去就是半天?”蒲公把在金顶看到的事告诉了宝掌和尚。宝掌和尚一听大喜,忙说:“哎呀!那是普贤菩萨嘛!我就想见普贤,求他指引佛法,走,我们再去一趟!”说完,拉着蒲公就向金顶跑去。走到洗象池,宝掌和尚指着池旁边一片湿象蹄印说:“你看,这不是普贤菩萨骑的白象在这里洗过澡么?”说着更加快了脚步。不一会儿他们就到了金顶。宝掌和尚到舍身岩上往下看,只见岩下一片茫茫云海中,有一团七色宝光?宝掌和尚说:“那七色宝光就是普贤菩萨的化身,叫做佛光。” 这时,蒲公忽然看见光环中又出现了普贤的金身,就忙叫宝掌尚看。可是等宝掌和尚看时,光环中却只出现了自己的身影。蒲公感到很奇怪,就问宝掌和尚:“怎么光环中只出现你自己的影子?”宝掌和尚对他说“你每天采药,救人苦难,为大家做了许多好事,所以感动菩萨,向你现了金身。我做的好事还不如你多,所以不能看见菩萨的金身,只能看见菩萨头上的宝光。” 以后人们就把能看见佛光当作一种吉祥的象征。并且给它起了个名字叫“金顶祥光”。--------------------------------------------------------------------------------
峨眉山佛光之谜当游客站在峨眉山金顶背向太阳而立,而前下方又弥漫着云雾时,有时会在前下方的天幕上,看到一个外红内紫的彩色光环,中间显现出观者的身影,且人动影随,人去环空。即使两人拥抱在一起,每个人也只能看到各自的身影。这就是四川峨眉山神奇的“佛光”现象。这种“佛光”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佛光,是峨眉山举世闻名的日出、云海、佛光和圣灯四大奇观中最奇特的一种自然现象,这种现象在其他地方极为罕见,但却在峨眉山经常出现,一年中平均会出现60多次,多的时候一年甚至出现80多次,因此人们又把它称之为“峨眉宝光”。千百年来,“峨眉宝光”驰名古今中外,
佛教的
渲染使其更富有传奇色彩和神秘感,吸引着无数的好奇者。许多人都试图对神秘的“佛光”做出科学解释。 佛家认为,要与佛有缘的人,才能看到此光,因为佛光是从佛的眉宇间放射出的救世之光,吉祥之光。清代康熙皇帝还特地题写“玉毫光”三字,赐予佛光常现的金顶华藏寺。 作为一种自然现象,佛光引起中外科学界的重视并展开专题研究,是近百年来的事情。中国学者魏福平教授认为:佛光是日光在传播过程中,经过障碍物的边缘或空隙间产生的展衍现象,即衍射作用而形成的。当云层较厚时,日光在射透云层后,会受到云层深处的水滴或冰晶的反射。这种反射在穿过云雾表面时,在微小的水滴边缘产生的衍射现象,有一部分光束会偏离原来的放射方向,其偏离的角度与水滴直径成反比,而与各色光的波长成正比。于是,不同的单色光就逐渐扩散开来,在人们的眼前,出现一个彩色的光环。为什么会形成环形的光反应,而且与同样形成环的彩虹又不一样呢?这是因为只有位于某个“光锥”面的单色光,才能为人的肉眼所能见到,而且自己所站的位置,即“光锥”的视夹角大约为9度,而彩虹的视夹角达84度。同时光在衍射时,光波愈短其偏离的角度就愈大,所以佛光色彩的层次分布,一般呈紫色在外,红色在内,愈接近中心部位,色彩的能辨程度就逐渐减弱,到了光环中心就像一面发光的彩色玻璃镜。再由于衍射和漫反射的复杂作用,佛光的色相往往不像彩虹那样清晰分明,而是像水彩画那样湿润地融合在一起。又为什么只能看到自己的身影呢?主要原因是:虽然云层中的水滴和冰晶点很多,但人们各自所见的光环,只是各自眼睛所视为顶点的那个光锥面的水滴或冰晶点的作用的结果。就如同各自对照着一面小圆镜,自然照见的也就是各自的身影了。至于出现影随人动,人去环空的景象,则是佛光中“摄身光”的原理,至今尚无科学解释,还需要仁人智士深入研究、探讨,给大家一个清楚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