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入门网

[佛教与环保] 佛教与自然生态(上)(7)

发布时间:2019-09-22 10:10:21作者:楞严经入门网

  佛教与自然生态(上)(7)

\

  (二)佛教与动物的因缘——  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人类的大肆捕杀,野生动物日益减少,生态的均衡受到严重破坏,近几年来,有心之士纷纷奋起,疾呼保育动物的重要性,一些相关的团体组织也应运而生。其实,二千五百多年来,佛教的祖师大德们一直默默地为保育动物奉献心力,其思想与作法值得大家参考效法。  1.戒杀护生——  翻开历史,可知古圣先贤大都以心存慈悯、胜残去杀为尚。在《史记?殷本记》里记载商汤护鸟「网开三面」的故事。有一次商汤在野外看见有人张网四面捕鸟,并祈求:「天下四方的鸟,都进入我的网吧!」商汤认为如此全网捕尽过於残忍,便撤开三面的网,对着天空说:「不要命的鸟,就进来吧!」这应是中国护生思想的萌芽。
  《论语》上说:「戈不射宿。」「戈」是猎者,「宿」是鸟儿在窝巢里睡觉,当牠们还没有睡醒,拿箭去射杀,使牠们来不及逃避,是不仁的举动。儒家的曾子说:如果没有特殊缘故,随便杀害一只蚂蚁昆虫,就是不孝;没有特殊缘故,随便摘取一花一草,就是不孝。曾子把孝道的层次提昇到对动物、植物,乃至对一切众生的爱心,这种无私广被的慈悲仁爱,就是孝顺。
  佛教除了提倡不杀生,更进而积极护生。《梵网经》菩萨戒云:「若佛子以慈悲故行放生业,应作是念:『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而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亦杀我故身。』」戒杀护生是对一切有情生命的尊重,所以佛教的戒律对於动物的保护,有着积极的慈悲思想。
  另外,佛陀唯恐雨季期间外出,会踩杀地面虫类及草树新芽,所以订立结夏安居的制度;佛教寺院为鸟兽缔造良好的生存环境,所以不滥砍树木,不乱摘花果,凡此均与今日护生团体的宗旨、措施不谋而合,可说是保育运动的先驱。而梁武帝颁令禁屠之诏,阿育王立碑明令保护动物,则是国家政府基於佛教「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大力提倡爱护动物的滥觞。
  天台四祖智者大师,曾居住在南方沿海一带,每日见渔民们罗网相连,横截数百余里,滥捕无数的鱼虾生灵,心中不忍,於是购买海曲之地,辟为放生池,共遍及全国八十一个地方。开皇十四年,他应请开讲《金光明经》,阐扬物我一体的慈悲精神,感化以渔、猎为业者,共有一郡五县一千多处,全部止杀而转业。
  宋初天台的义寂法师,常应村人邀请,浮舟江上,一面放生,一面讲《金光明经?流水长者品》;唐代译经僧法成法师,曾在长安城西市疏凿一大坑,号曰「海池」,引永安渠的水注入池中,作为放生之处。唐初杭州天竺寺的玄监法师,常以爱物为己任,将寺前通往平水湖的河流作为放生池,并得到太守的批准,禁止人们在六里内捕鱼。
  世间上没有比生命更可贵的东西,所以放生不但是为对方延命,也是为自己积德;不但是爱惜生命,也是报答父母深恩。无奈後人实行不当,助长杀生恶业,徒使美意尽失,例如将原本遨翔在山林里的禽鸟,捕来放到尘烟满布的都市中,无异促其早亡;甚至有些人为了要放生,教渔夫去捕鱼,教猎人去打猎,在一捉一放之间,不但令其惊惧,也难免伤到皮肉,危及性命。所以,我们不但要建立正确的放生观念,更应该与时俱进,以积极进取的护生行动来取代弊端丛生的放生形式。
  我个人也是从小就很喜欢动物,记得七岁那年冬天,我见到两只小鸡被雨水淋得全身湿透,心中非常不忍,将牠们引至灶前,想藉着火的温度将羽毛烘乾,没想到小鸡因为惊慌过度而误入灶中,等到我将牠们从火海里抢救出来时,全身羽毛已经烧光,连脚爪都烧焦了,只剩下上喙,已无法啄食。我每天耐心地一口一口喂食,并常以爱语安慰牠们。如是过了一年多,小鸡居然没有夭折,後来还能长大又下蛋,亲友邻居都视为奇蹟,纷纷问我是怎麽养活牠们的,其实我只是感同身受,把自己也当成小鸡,处处为牠们设想而已。
  在雪梨喂海鸥的情景,也是令人难以忘怀的。雪梨海边常有海鸥聚集,我和徒众经常将吐司面包撕成一片一片,掷向沙滩上、海面上。渐渐地,海鸥蜂涌而至,甚至在面包还没落地前,就被牠们在半空中接住。喂食多次後,海鸥与大家混熟了,有时群鸥在空中争食,有时乾脆飞近我们,将手上的面包衔走。有一只长得很瘦小的海鸥,每次探头想吃,但都被其他同伴抢去,为了让牠吃到面包,我们对准牠的嘴喙丢掷,乃至跟着牠飞翔的路线,从海岸的这头跑到另一头,想尽种种方法,总算让牠啄了一小口面包。
  临走时,小海鸥特地飞到我的面前,围绕三匝。回台湾後,听澳洲的弟子说:位在高地上的南天寺一向没有海鸥出现,可是却有一只瘦小的海鸥老是高踞在佛堂的窗口上,後来常有数百只的海鸥早晚都来寺中讨食;海鸥成为「山鸥」了。  佛光山是一个丛林道场,自然会有各种动物不请自来,狗儿猫儿不用说,野兔、松鼠、鸽子、燕子和许多叫不出名的小鸟,以及各类昆虫、爬虫动物等,都在佛光山任运逍遥,自由自在的生活着。弟子们秉承我「爱生护生」的理念,对牠们也都能慈悲待之。对於这些动物,凡是「有意」成为佛光山一份子的,我都为牠们取名并入籍。小狗小猫是「来」字辈,像来发、来欣、来富……,小鸟叫「满天一号」、「满天二号」……,松鼠叫「满地一号」、「满地二号」……。
  佛教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人类与动物之间是「我肉众生肉,名殊体不殊,原同一种性,只为别形躯」。所以在一切众生平等的前提下,如何让动物得到应有的待遇?是身为人类的我们应好好思考的。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楞严经全文

  • 楞严经拼音

  • 楞严经讲义

版权所有:楞严经入门网